3)第148章 荷兰人是根搅屎棍(二)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坚固的堡垒。

  它的修建,远比热兰遮城更为艰难。

  1619年,野心勃勃的燕、彼德尔斯逊、昆开始担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第三任总督,正是他为荷兰东方商业殖民帝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巴达维亚城也正是在他的率领下袭击和驱赶了万丹土着军队后,建立起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大帝国的总部,是荷兰统治爪哇以至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政治基础。

  此地初期,人口稀少,缺乏粮食供应,没有木材建造船舶和房屋,周边地区是荒凉的沼泽地,罕见村庄人烟,雨季洪水泛滥成灾,还常有猛兽出没,同时四周也面临当地穆斯林王国的敌视和威胁。

  荷兰人从印度科罗曼德尔海岸的石场运来巨石,从东爪哇的扎巴拉砍得柚木,从当地采集珊瑚石,并从明大6招募来大批可靠又吃苦耐劳的劳工,在这地方上先建立起巴城的雏形。

  巴城的主要建设工程,如运河与排水道的挖掘、房屋和港湾的建造、城墙及防护要塞的修筑大多由明人承包兴建。

  明人劳工熟谙制砖和砌砖工艺,令荷兰人甚为称道。这就像荷兰石匠在热兰遮城也受穿越者们称道,这帮子荷兰人加工石板的手艺相当不错。

  荷兰总督昆还创始了一种惯例,即把一切零售商业包括沿海贸易承包权交由明人甲必丹(领)负责。他试图采取“以明治明”的政策,通过任命明人甲必丹,对当地明人们进行控制和间接统治。

  1619年1o月,荷兰总督昆任命他的明人密友苏鸣岗为第一个甲必丹。从此,明人苏式家族与荷兰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穿越者们会以夷治夷,人家就会以明治明。

  此后,甲必丹是由明人通过相当民主的方式选出和任命的,基本上可以说代表了当地明人的意愿。

  甲必丹因此被认为是明人们在荷兰总督府里的利益维护人和联系官方事务的中介人。每个明人需按月到甲必丹府第交纳人头税,并至少每年报到一次。17世纪3o年代,明人支付的人头税占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城市征集的人口税和其他税收所得总和的一半以上。到1644年,在巴城当局对赌博、零售业、货物进出口、木偶戏等行业所征收的21个税项中,明人承包了其中的17个。

  但荷兰总督昆只是完成了第一期。

  第二期则是安东尼、范、迪门任总督时(16361645)完成的,他是仅次于昆的荷兰东方帝国扩张主义拓殖者。在他任职期间,荷兰式运河、城堡、市政厅、基督教堂、拉丁语学校和市场区相继出现。

  为了充实人口,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大量招揽明人。在荷兰人的眼里,明人以“勤勉”、“爱好和平”、生性“懦弱”而着称。

  因此,荷兰总督用高额工资招引明人,而且对移居到巴达维亚的明商课以轻税,并奖励像王三和李四那样的人去招引同乡来巴城。

  当然也采取了一些不体面的手段,比如在明大6沿海地区绑架“移民”。这一政策极为成功,明大6来的大帆船运来了大量移民,明人一旦获得能够自立的资产,便在巴城安家落户,并与被送到这里做奴隶的巴厘女子通婚。

  明人人口不断地增长,而在巴城内的明人多数从事商业活动,从流动小贩到固定摊贩,到零售商和批商,形成了完整的商业网。

  明人们辛苦地劳作,认真地攒着银两和里尔,等着别人收割他们的财富。

  巴达维亚展到荷印总督马绥克这一代,已经开了很久,现在就像一枚成熟的果实一样挂在树枝上。

  所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现在都对巴达维亚的安全放心。

  城堡上一共有十六门三十六磅火炮守卫,在通过城边的荷兰式运河边还有十二门二十四磅的火炮可以封锁河道。

  他们一共有12oo名火铳手,尽管是7oo名欧洲雇佣兵,5oo名土着士兵的组合,但大家的装备都是火绳枪,非常强大。

  不知道为什么,荷兰人先天就不愿从明人里招募士兵。不过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变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