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4章 现代中医VS明代中医(一)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四在热兰遮市场上买的清热正气散,其实早都开出来了。文学迷Ww*W.WenXUEMi.COM只是当时包装和现在不同罢了。

  大概那还是七月份的时候吧,郑德生医生建起了赤嵌中医院后,先开出来的几种药,清热正气散算是一种了,它当时仅仅属于平民用药。

  当初,郑德生医生来到赤嵌地区筹建中医院的时候,一个人忙坏了。

  他不光要整理带过来的中成药和一些贵重药材,还要把一些这个时空难以得到的中药材的种子种上,这个可不能推到后面,郑德生医生对药材的种植略通一点,但那都是自学的,没经过实践检验,不敢保证效果。

  好在赤嵌农业基地里,有相当多的技术员还是非常配合的,他们对中医也许比西医更相信,完全听从郑德生医生的安排,所以赤嵌中医院建起来也并不算费事情,累一些,忙一些也算正常。

  待到正式开业那一天,郑德生医生现,除了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来看看,开点清凉油之类外,竟然没有一个明人农民来……而先前郑德生医生决定这个中医院对全体人员开放的。为明人治病,也许是最简单,最快捷了解这个时空疾病特点的办法了。

  郑德生医生的中医院是在赤嵌农业基地的办公区里,汉唐集团的人把临街的墙开了一个大门,用石灰和水泥粉刷了一遍……这里的干净程度不亚于热兰遮城的医疗中心。

  而且他还尊重本时空的风俗,挑出了一个阴阳幡,示意这里有中医坐堂。

  可怪了,没有一个明人农民进来。不是明人不敢来这里,时常就看到明人农民从门口经过……但就是没有人进来。

  一开始他还没当回事儿,新店开业嘛,有个认识期,这也正常……再说,他来这里,本来主要就是为汉唐集团服务的。

  于是,他抽出时间,正经着手办起了中成药的加工厂,没有什么设备,只需要雇佣几个明人女劳力便可以了。

  虽然这个中成药厂暂时是作坊级别的,但也可以生产出必要的产品。

  郑德生医生想都没想,便先加工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的方子最早见于北宋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最早曾名《太医局方》。徽宗崇宁间(11o211o6年),药局拟定制剂规范,称《和剂局方》。后来经过众多医官校正,最终成五卷21门、收279方。

  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局”,《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那时,南宋在全国主要大城市成立了惠民坊,算是当时的一种医保手段吧,药费价钱低廉,主要为方便贫民就医,也负责整理各地的药方,几经增补几乎达到上千药方后方成。

  郑德生医生当然没有完全依照古方,他根据台湾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