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0章 人类第一次人工降雨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说这一日,在漳州商站里等了好久的汉唐集团的四个技术员,忽然要准备开始炸天取水了。

  当时有好多慕名而来的文人们纷纷缀行,这一路上跟随的人越来越多。

  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终于等到了貌似含水量较高的云团,台湾气象小组给的数据是三天前的,这几天风向平稳应该可行。

  他们带着一行明人助手和骡子队到了郊外,卸下装备。

  明人助手们手脚飞快地将射架安装好,在红星军工厂里,他们不知道练了多少回了,也参加过试射。

  这一次红星军工厂的技术员和铁依技术员商量了一下,实地选择了六十五度角射,远处的云团大约有七百米高的样子,厚度倒是不太大,六十五度角射更有利于爆炸撒布碘化银。

  这种火箭,他们只能采有火药式动机,其中火药的配比上,大胆地加入了改性硝酸甘油,其它成份组为……它们都是经过精研精磨,甚至动用了十年之内加工不出的高目数工业滤布。

  它的外形经过空气动力cad软件设计,精锻精磨。

  它高约一千一百五十毫米,直径七十八毫米,加上配重,总重十七公斤。

  铁依技术员主射,说实话,他现在的实际射经验都要比军工厂的人多。

  大家测量好了风向、风、气压,按道理也应该像在台湾那样,放一个氢气球来测一下高空紊流情况,但是根据实际经验,似乎可以不必要,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云团的变化度来估计。

  他们还应该给火箭尾部加装降落伞,上一次在测试时现火箭爆炸并不彻底,尤其是尾部,或有坠落后伤人的现象。

  但是后来一考虑,这个时空的建设物,除非是人口密集区,坠落伤人的可能性好比得上中福彩了,算了吧,还要费事去考虑隔热等事情。

  经过计算,射的窗口正合适。

  其实也就是差不多吧,一枚不行,我们两枚;一次不行,我们两次!

  潘科树技术员笑着说:“就这样吧,在那面的世界里成功率都不能百分之百!不过要把明人赶远一些,不足百米呢。”

  铁依技术员哼哼了一声,向着跟在后面的差役说:“你们明人怎么这样不听话,让他们退后!”

  那差役拱手道:“喏,技术员大人。”

  他转身带着手下就用刀鞘好一顿抽打,人群后退了。

  这次同样是电火,大家七手八脚地布好线,铁依技术员把放到射架上的火箭上下推了推,感觉滑行流畅。

  电线长了些,本来三十米足够用了,但是潘科树技术员非要坚持五十米,他对铁依技术员说:“真的呀,我计算过,要是真生了整体性爆燃,五十米才是最安全的!”

  好吧,起爆线长短不是个事。

  大家都退到了五十米远,连个防护设施都没稀得弄,站着看。

  铁依技术员推了推软帆帽,哼哼着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