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6章 汉唐集团的身份证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告成,这时他又遇到了寄住在洛阳一个寺院中的太原人白峰。

  于是白峰、“李叟”、“严州公子”三人同赴少林寺,“李叟”的儿子也随去。

  他们一起研究编创武术,白氏创“五拳”,传剑术、武功等;“李叟”未创新,只传红拳、棍术;“严州公子”则创罗汉拳……

  如此开创了少林寺习武之风,后人又不断地凭借想象力加上了各种花样动作,越来越好看了。

  后来还有其他民间武术家加入少林寺,带去枪术等不同的兵器。

  如棍术大师俞大猷赴少林寺后被请求留下传艺,但俞公军务忙碌,只带走了两个和尚跟着身边学;如通背拳创始人董成万历年间也赴少林寺,被请求传艺;心意**拳创始人姬龙峰赴少林寺后,也被请求留下传艺。

  然而少林寺武术名声鹊起是从明正德嘉靖年间开始,帮助朝廷镇压各地造反起义,以及参加反击倭寇在大明沿海的侵扰,尤其是后者,因朝廷动用国家机器宣传,使得少林寺武术名声在当时名闻遐迩。

  当时少林寺方丈的态度与那面世界的少林寺的很不一样,常常极诚恳地向民间武术界请求受教。

  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都主动靠近官府,帮助官府。官府当然也就大力宣传他们。

  明太祖早年出身于僧侣,对于佛教有意加以整顿。

  洪武元年(1368)即在南京天界寺设立善世院,命僧慧昙管领佛教,又置统领、副统领、赞教、纪化等员,以掌全国名山大刹住持的任免。

  三年(137o)又召集各地僧耆,规定寺院为禅、讲、教三类,要求僧众分别专业。

  随后又召集江南名僧至南京,启建“广荐法会”及点校藏经,进行刻版。

  对于僧人普给度牒,废除过去计僧卖牒的免丁钱,但是不久代宗景泰二年(1451)因救济四川、贵州饥荒,采纳朝臣建议,实行收费牒制度,凡僧道纳米五石者,给与度牒。

  宪宗成化二年(1466),淮扬地方大饥,也用同法以赈济。

  成化八年(1472)淮扬巡抚张鹏请给僧道空名度牒一万道,以买米济荒,虽一度遭到反对,但到了次年户部却给空名度牒十万道,以赈济山东。

  这样,有牒僧道既大量增加,寺观自然随之而增。据成化二十一年(1485)统计:

  在成化十七年(1481)以前,京城内外的官立寺观,多至六百三十九所!

  后来继续增建,以致西山等处,相望不绝。自古佛寺之多,未有过于此时者。而纳费牒之举,直继续到明末为止。

  明代寺院的土地虽不如元代的多,但明初对于大寺,也常有给田赡僧之举。

  如报恩、灵谷、天界,号为南京三大寺,都有许多寺田。

  南京报恩寺的田地塘荡就有一万余亩!

  少林寺当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