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2章 台湾贸易记(十三)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螨虫的可怕样子,就差点让他叫起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如何能在台湾种出原有的药性?”

  郑德生院长认真解释说:“先你弄明白橘和枳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它们的基因不同,这个和环境无关。你在大6生的孩子和在这里生的孩子都是你的孩子,他们都带着你的基因。其次呢,又不能忽视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对环境敏感的药材,比如三七,在山区里的药性明显比平地好,所以我们可以找到相似的环境,甚至可以创造出类似的环境。

  不要去信那些玄幻的说法,一切都是可以验证的。”

  这一下子,主治医师黄林广回去后,又要消化好半天了。

  这几年的教学与工作中,主治医师黄林广已经被郑德生院长摧残的不像样子了,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会大明式医术,还是会汉唐集团式医术,都混搭了。

  这几年,在汉唐集团的管治地区,中医的展远比西医要快。

  其实汉唐集团也就是还是以这个时空的医生、医术为主,而在所谓的西医方面,他们只展了一些保命的东西。

  先是磺胺类药物。这个磺胺地合成过程不算费事,只要有了足够的硫酸、氯气和煤焦油和差不多的搪瓷设备,加上不算复杂的磺化反应,这一些就够用了。

  在那面的世界里的二战前后,无论是德国明了什么染料和药物,他们的基本原料都离不开煤。

  汉唐集团用实验法得到了磺胺,这个让他们松口气,至少在他们携带的药品全失效之后,一般的细菌可以对付了。

  他们通过对兔子、马进行实验,现疗效不错,然后又用在一个因伤被感染的采石场工人身上试验,结果也是很有用,当时观察很久也没有出现不适反应。

  那个采石场工人是一个海盗,仅仅被石头划了三寸长的伤口后,便高热不退,昏迷不醒,浑身还打着哆嗦。

  当时驻场的是一个过去的游历医生,他摇摇头说:“此人邪气侵入肌里,非极寒之物不得驱除,那只有龙宫才有。准备后世吧。”

  围观的人大多是判了一到三年的海盗,有人暗暗落泪,再辛苦半年,这人就可以被放了……这都是人的命啊,哪里知道都是刀头舔血之人,竟会被这样一个小小的伤口害死?

  马军院长和小钱医生赶到了,便给他打了一针磺胺。

  结果,第二天此人竟然醒了!这把那个驻场医生吓到了,非要当场给马院长跪下,当场拜师。

  马军院长冷冷地把他拉起来,说:“这个你学不了的,好好准备你的医术常识吧,以后我们每年都要考。”

  磺胺有效果,而且以后肯定会扩大磺胺家族的成员,但是大家还是不甘心啊。

  马军院长说:“当然不甘心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