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1章 鞑虏的反应(四)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建文二年,14oo年,燕王朱棣在天津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文学迷Ww%W.ΔWenXUEMi.COM

  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的“靖难之役”,便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这样,自古因漕运而兴起的天津,在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也就是14o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这是明大6历史中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这就揭开了天津城市展新的一页。

  明代的漕运,无论经河、经海都以天津为必经之路,明代统治者在此立卫筑城、置囤建仓。

  天津为适应其保障漕运正常进行和拱卫京师的需要应运而生,从旧日的聚落市镇展为军事城堡。

  后来这里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鞑虏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

  在目前的时空,天津地区漕运的展又有了进一步的展,海运、河运并举,商贩、官运兼行。

  漕运的展繁荣使数万名漕运人员从天津停留或经过,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天津的消费,使这里成为北方商品的贸易中心,吸引了很多人来此移居,因此,这里绝对是个开商铺的好地方。

  由于运送漕粮的人员大多是南方人,他们经常在天津停留,所以在南北运河上还经常能听到南方语言。

  受到南方漕运人员的影响,部分天津人也学会了讲南方方言。

  这一点就是52号工作站要远比51号更大一些的原因,就算人员多了,也不容易招人注意。

  也是从明代末年开始,流入天津的商品种类日益增多。

  如江浙一带的丝绸、瓷器、布匹,辽东的大豆,河南的粮食,闽广一带的海货、木料、茶叶、纸张。

  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就此出现,当时天津城内出现了东、西、南、北、中五个集市,分布在城中心和四门附近。

  北门外有杂粮店,商贾贩粮百万,资通京师,城东有宫北大街、宫南大街,城北的针市街、估衣街、竹竿巷以及驴市、牛市、布衣胡同等都是商业较为达的地方,天后宫附近在明代中期已经成。

  在天后宫的后面,大约一里外处,有一处前两层楼,后面三进的民居。

  这曾经是一个中等富户之家,他原先是与闽地做茶叶生意的。

  后来闽地的郑氏家族又突然兴起,叛了大清。

  天津官府查出他家的茶叶生意中,七八成都和郑氏家族有关,当时若不是他上下打点,差点判了他一个资敌之罪。

  所有的茶叶都没收了,算是家破人未亡。

  他便只能卖了房子。

  时隔多日,终于有一伙子人一下子把房子买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