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9章 桐油换煤油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不可能了!

  他们比荷兰小商贩还能干,还能算计。

  这样之后,有一部分葡商就回到了印度果阿地区,安心做起了二道贩子,专心做起从印度到欧洲这样的生意。

  但是要不说明商们令人讨厌嘛,死皮赖脸地跟着他们的商队走,一起到欧洲去!

  带不带?能不带吗?!

  毕竟他们也给自己带来了相对廉价的商品,传统商品就不用说了,比如白如雪的雪糖;便宜,而且便于携带和使用的胡椒粉;还有各种香水、染料。

  最重要的是一种煤油灯和煤油。

  这个地方多讲几句了,不是跑题啊。

  煤油灯和煤油出了产品后,所有的居民,除了用电灯的人,都是一个想法,必须买下来。

  所有商人见过后,都是一个想法,必须买下来。

  所有航海的人见过后,都是一个想法,必须买下来。

  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就是它远比一支蜡烛要明亮,而且没有黑烟。

  第二个就是它实在是安全,据说,就算是倾倒了,也绝不会有煤油洒出来!

  而且光亮可调整。

  第三个就是它大大小小的形状都有,而且点燃还方便,装上煤油后,只要转动它油壶上的转轮,就能听到“哧啦,哧啦”的声音,类似汉唐集团出品的打火机的样子,就会点燃灯芯--那可是金属的油壶和底座,可以直接砸核桃,当然全是银子的也有,太贵了。

  汉唐集团现在还无法普及电灯,这主要是电力产能的问题。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地区还是可以用得上的,比如或者靠近电厂,或者特别有马票的家。

  从厦门搬到汉唐集团管制下的杠爷就很幸运,他正好住在一家沼气电厂旁边,可以像富人们一样申请拉一根电线,用上电灯。

  但是杠爷绝不申请!

  他的儿子极为愤怒,家里有电灯,说出去就像咱家里也是有钱人一样了,多有面子。

  “爹爹,你是不是没有见过电灯?!”

  “笑谈,怎么没有见过?那家乐福大市晚上不都是点着了?”

  “电灯多亮堂啊--”

  “笑谈,要那么亮堂有甚用?它能大亮、中亮、小亮吗?要是能这样,咱就拉上用。”

  “--煤油灯有怪味儿!”

  “笑谈,我还真就喜欢这味道,你的电灯要是也能出来,咱就拉上用。”

  “--用煤油灯不安全!”

  “笑谈,我在哪个电线杆子上都看见‘小心有电!’的牌子,你要是能找出有牌子上写‘小心有煤油灯!’,咱就拉上用。”

  “--电灯用着方便!”

  “笑谈,我的煤油灯可以拿来拿去,还不用买电筒了,你那电灯必须拖着电线,还不让私自动一下,谁方便?”

  儿子的眼泪都要出来了,说:“用电灯是一种科学的表现!”

  “我的儿子啊,用煤油灯才是真正讲--汉唐集团的人经常在报纸出现的那个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