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震惊朝野(求追读)_晋击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强行逼王导出征,恐怕王导也会推三阻四,抗旨不遵对于王导根本算不得什么,更何况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说法。

  纪友身为廷尉,九卿之一,岂能不知道司马衍此刻的想法和苦衷,当即又是深深一拜,道:“还请陛下下诏让大司马率军渡江,前往救援历阳,若大司马无力抗胡,不若传旨征西将军自武昌郡出兵,必可解历阳之围!”

  王导不救,不是还有个手握重兵的庾亮。庾亮丢了江西之地,早就想要夺回来,恐怕做梦都在等着司马衍的诏令,出征历阳,借机夺回江西。

  纪友能身为公卿之一,岂是省油的灯。既然你王导不仁,坑我的准女婿和族弟,我又岂能让你隔岸观火。庾亮也好,王导也好,在江东士族眼里都是一丘之貉,谁对自己有利就偏向谁,我自救我家准女婿和族弟,管你庾亮和王导斗个天翻地覆。

  司马衍如梦初醒,当即说道:“幸得廷尉提醒,朕即可发敕戒一封,让大司马即刻渡江救援历阳,再下诏让征西将军即刻出兵,与大司马两路夹击胡虏,务必救小皇叔而归!”

  纪友一听,激动得差点掉下眼泪来:“陛下圣明,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一连说了三声,足见其心中之激动。

  几乎是一夜之间,司马珂被困在历阳城的消息不胫而走,然后全城皆知。

  曾经以三百骑大破羯胡两千骑的大晋第一美公子、都乡侯、羽林中郎将,率军两千,固守历阳城,被羯胡大军十万团团围困,却依旧死战不退,誓与城池共存亡。

  消息四散开来,整个建康城,都为之震惊和惋惜。

  茶楼酒肆,大街小巷,无论是士子文人,还是高居庙堂的官员,抑或是贩夫走卒之类,甚至包括深闺之中,无不议论纷纷。

  一些士子文人,纷纷传阅着司马珂写的三首壮诗,想象着司马珂在历阳城浴血奋战的情形,感动得痛哭流涕。

  乌衣巷谢府,谢安却正在父亲谢裒的书房之中,低着头挨训。

  “此消息,我只听闻你笙妹告知于你,为何一夜之间,全城皆知?”谢裒怒声问道。

  谢安低着头,嘟哝道:“笙妹告知于孩儿,孩儿与孙兴公、许玄度及支道林饮了点酒,无意之间告知了他等三人,谁知便全城皆知……孩儿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孩儿只道是羯胡两万围困历阳,谁知传了开来便变成了十万羯胡……”

  谢裒气得一拍案几,怒声道:“放屁,你那等心思我岂有不知?宗室的事,又牵扯到丞相,我谢家掺和进去,百无一利!你便不能给我省点心?”

  谢安低头不语。

  谢裒指着他骂道:“你又不入仕,为何屡屡掺和司马珂之事?他尚非纪家之婿,岂可因此开罪于王丞相?”

  无论谢裒如何骂,终究无济于事。

  全城皆知丞相王导挂大司马之职,领三万大军出征,只顾守着长江南岸,却派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以微薄的兵力独抗十万羯胡大军,众人纵然不敢明地里议论,背地里也不禁为之齿冷。

  一辆马车自乌衣巷驶出,直奔姑孰城而去。通常江南大都乘牛车,一旦乘马车,便是有紧急之事。

  马车一路急行,不到半日,便到了五十里地外的姑孰城,径直到了大司马临时行辕。

  姑孰城只是一个小邑,方圆不过两里,常驻人口不过万人。

  上万大军的大营便驻扎在城外,而王导和王允之则坐镇城内,安排一处较为宽敞的大宅子作为行辕。

  晌午时分

  大司马王导正在卧房内闭目养神,毕竟已经年过花甲,过午时分,不休憩一会,便会感到全身没有精神。

  几个婢女在内伺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婢女,正在给王导敲腿。这些婢女虽然算不上绝色,倒也是身段玲珑,明眸皓齿的。

  卧房当中,虽然说不上富丽景象,四下里都是香气馥郁,唾筒,茶捂,香炉,一应俱全。

  几个全身甲胄的侍卫在外守候着,绝不允许任何人入内打搅大司马的休憩。

  门口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只见一道身影,直奔王导所在厢房而来。

  “我阿父可在里头?”

  来人急声问道,却是一个女子。

  …………

  请大家至之前,务必保持追读,事关本书前途命运,拜谢!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