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章使节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在马上朝仞一抱拳,道:

  “我等是燕国的使者,正赶往咸阳。”

  “路过此地进城留宿一晚顺便补充些粮草,这是度牒。”

  说着自有下人将几个竹简送了上去。

  所谓的度牒便是外国使节的通关文件,当然与秦人所持的验、传不同。

  度牒上会标明使者的身份,以及要去哪见谁,具体有什么事可以不注明,但必须要有一路上通过各关戍的印章以及证明。

  使者甚至还有特权,就是可以带兵器进城。

  这是有必要的,毕竟这乱世到处都是流匪,使者要是没点防身的人和装备就别说出使咸阳了,连本国只怕都走不出去。

  仞不敢怠慢,赶忙派人去请了监御史下来验章。

  验过无误后仞当即挥旗让城楼解除戒备,监御史归还度牒在旁行礼放行。

  沈兵只觉得这程序颇为有趣,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然而,等这行人进城之后,却听仞“哧”了一声:

  “别看他们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样子。”

  “还不是怕了我们去大王那求和?”

  沈兵一听,这怎么就那么熟呢?

  燕国使者去咸阳求和?

  接着心下一惊,赶忙问仞:

  “你可知道这使者姓甚名谁?”

  仞摇了摇头:

  “属下没有细看,监御史应是知晓。”

  接着仞就喊住了正要离开的监御史。

  监御史回答:

  “使者有两人,一人姓荆名轲,另一人叫聂盖。”

  “工师可是与这二人相识?”

  沈兵的脑袋“哄”的一下就乱了。

  这什么情况?

  荆轲刺秦?

  不是还有几年时间吗?

  然而沈兵回头一想:

  如果自己把灭赵的时间提前了。

  又制作出水车、翻车什么的,将秦国在赵准备四年的时间大幅缩短。

  那凭什么其它国家还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按历史时间发展呢?

  等过几年到了时间才刺秦,只怕燕国都被灭了好几遍了吧!

  这么一想沈兵就明白了。

  不过刺秦就刺秦吧,随他去了,反正也不会成功。

  但沈兵很快又觉得不对,荆轲带的助手不是秦舞阳吗?

  沈兵依稀记得有这么一个段子:

  荆轲成行之前一直在等一个人,但太子丹心急等不住,派了秦舞阳做助手。

  但恰恰是秦舞阳在关键时候露了怯意使嬴政起了疑心,于是才逃过一劫。

  现如今……

  秦舞阳没来,那是不是说荆轲等到他的助手了?

  这特么的!

  这要是让荆轲成功刺杀了嬴政还行?

  沈兵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因为历史没这么演过。

  但沈兵却肯定一点,嬴政如果倒下了那么秦国的政局肯定会乱上一段时间。

  此时公子扶苏现在应该才十几岁,而且完全没有治国经验,四国定会乘此时机为难秦国。

  虽说大势不会变,但眼前……王翦这十余万大军可是在最前线哪。

  三郡之地北有匈奴东有燕齐,南有魏国。

  虽说西面连着秦地,但只要魏国挥师北上打下区区数十里就能将王翦大军死死包围在这里。

  再加上赵国新灭余孽尚存且民心未稳……

  我去,沈兵越想越怕。

  不行,不能让这荆轲去咸阳。

  既然你这鬼使神差的进了邯郸城,那就别想走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