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补给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

  “更应感叹的却是项燕吧!”

  “他万万想不到这费尽心思备下的补给会尽数落入我等手中!”

  周围兵将霎时就笑作一团。

  沈兵没有多说什么,他只交待道:

  “令人在仓库周围布下木柴并严加看守。”

  “若是守不住城,这些补给也不能再落入楚军之手。”

  众人哄然应声。

  这是为什么就不用说了,占领汝阴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汝阴这咽喉要地被秦军所占,楚军又岂肯罢休?

  这可是关乎汝水防线关系楚国都城寿春的生死存亡,若是被黑甲军控制在手里还了得?

  所以楚军定会希望能在秦军主力打到汝阴前重新将其夺回来,且不惜一切代价。

  这也是沈兵下狠手不给城内楚兵活路的原因之一。

  黑甲军马上就要被楚军围攻,还留着那些楚兵在城内岂不是祸害?

  其实不只是那些楚兵,城内数万楚国百姓也是如此。

  这些百姓约有十余万之数……这还是在派出许多劳力在外运输及构筑工事的人数。

  而黑甲军只有三千人,这十余万人要是同一时间反了,便只是手无寸铁的冲锋也能把黑甲军给淹了。

  不过百姓之所以是百姓而不是军队,其根本在于他们没有组织不团结。

  所以还不至于到十余万对三千的地步。

  沈兵担心的是这十余万百姓会在楚军攻城时在内部作反,那时不管是大乱还是小乱,黑甲军这三千人都要面临内外交困的境地。

  考虑了一会儿,沈兵就把西门一开,对百姓叫道:

  “秦楚大战与平民无关,此城或有大战非久留之地,你等出城自去逃生!”

  沈兵这说的也是实话,只要是个人都知道汝阴将会成为秦楚争夺的关键,到时又是箭矢又是石弹的,城内肯定不是个安全的地方。

  此时沈兵又愿意放他们走,他们哪里还会不愿意,稍稍收拾下就带着粮食成群成群了出城了。

  便连老弱也一并带走,因为沈兵放下一句话,若是嫌弃老弱的话将其留在城内的话,那么邻居几户也一并把脑袋留下。

  楚民哪里还敢多说什么,扶老携幼很快就把汝阴搬成了一座空城。

  这样一来黑甲军就不需要担心来自内部的威胁。

  沈兵之所以开西门而不是东门也是有过考量的……

  百姓其实是军队及国家的基础,军队、财富等其实都来自百姓,因此地小民少的小国才基本没有话语权,注定只能当大国争锋的棋子。

  沈兵又哪会不知道这道理,所以这数万百姓也不能白给了楚国再让他们带回去成为秦军一统六国的阻力和障碍。

  沈兵开西门,也就意味着这些楚民只能去往汝水的西侧。

  西侧就是秦军进攻而楚军败退之地,此时的杨端和在正面加紧进攻,不需几日就能打到汝阴。

  这些楚民或许可以渡过汝水回到东岸,但此时楚军若听说汝阴已被秦军占领必将大乱。

  接着,楚军为免陷入包围便会将物资军队运至汝水东岸……到时楚军哪还有闲功夫运送楚民,尤其那楚民还有十余万之多。

  所以,这些楚民最终还是会成为大秦子民。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