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4章纺织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丈不妨一试。”

  “沈兵会造旧支付费用,若是探得矿产则另有重酬!”

  钵没有多想就点头答应了。

  钵等一行人要的并不是矿,矿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他们只要报酬。

  只要报酬到位,就算让他们去沙漠里探矿他们也乐意。

  沈兵又交待了一句:

  “尤其是在河道拐弯处。”

  “有可能被浅层淤泥覆盖。”

  “若在河道某处发现矿石,则矿地未必是附近,有可能自上游冲涮流至该地!”

  钵半信半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沈兵这其实也是“死马当活马医”。

  既然古时因为设备所限探矿只能限定在表层裸露矿,那么除了山体有可能裸露矿脉之外就是河道了。

  河道其实就是河水往下挖了一条深沟……原本该处应是平的,长期经河水冲涮于是河道越来越深,两岸则突显出来。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黄河含沙量大,带来的泥土会一层层的往地面上覆盖结果越来越高。

  但河套地区的黄河与下游的黄河不尽相同。

  河套地区的黄河只是部份经过黄土高原……西套附近通过一小段黄土高原,接着到云中郡附近往南直至“几”字形第三拐角处一大段黄土高原地区,由此含沙量大增。

  于是云中郡一带黄河含沙量并不高。

  不过能否找到露天矿还是要看运气,实在找不到就只能等收复后套再说。

  纸、铁两项都因关系国之命脉过于敏感暂时无法放手生产。

  于是就只剩下纺织这一项了。

  纺织就没什么问题了,而且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从纺织开始。

  原因无它。

  纺织是解决“衣食住行”中“衣”的问题。

  古人将“衣”排在首位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衣”是解决“温饱”中“温”的问题,尤其地处寒冷的北方这一点尤为重要。

  而古人制衣程序繁琐极为耗时:先要种植苎麻,接着要将其剥皮浸泡取其纤维纺成麻线,再将麻线织成布,最后才能将布制成衣。

  正如之前所言,古时女人并不是不会干活只会呆家里做家务。

  而是古时的家务极为繁重,只舂米、织布制衣两项就几乎是起早贪黑的成天劳累了。

  如果没有解决“衣”的问题,劳动力就不可能得到解放:几乎所有人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吃和穿上,这两样不解决连生存都成问题,又如何去工厂干活?

  纺织业的好处就在这,它既解决了“穿”的基本生存问题解放了大批的劳动力,同时又是工业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重要的一点是……纺织业相对于大机器生产要简单得多,它初期只需要水力就可以完成。

  而其它的机器生产首先得有蒸汽机。

  所以毫无疑问,沈兵将重点工业区商业化生产的重点放在纺织业上。

  于是一具具水车制作出来……初时浍等人以为这些水车还是用来舂米的。

  他们不知道的是,舂米作坊根本不需要放在工业区内。

  一来舂米作坊不污染水源可以放在城内。

  二来舂米作坊更适合在城内分散分布以方便百姓。

  纺织作坊就是另一回事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