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四轮马车_1255再铸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归正题,今天木工组和农业组凑在一起,是为了测试木工组的新产品——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不是个新产品,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现在的即墨、胶州一带,也偶尔能见到四轮车的身影。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内,运载车辆的主流仍然是二轮车,而不是四轮车,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中式的四轮马车真的就只是四轮车而已,也就是在一块车板上固定四个轮子,这样的四轮车相对两轮车有不少缺点。

  一是转向不便。四轮车并不是不能转向,只是转弯半径比二轮车大得多。古代中国城市街道非常狭窄,四轮车穿街走巷很不方便。

  二是耐久度的问题。四边形是不稳定的,四轮车经过颠簸路面,或者转向的时候,四个轮子的相对位置都会发生轻微的变化,这就导致车架中产生扭力。而古代路况通常非常不好,颠簸是常有的事,所以时间一长,车架频繁受扭力,就坏得非常快。

  所以虽然早就有了四轮车,但中国民间运输的主流仍然是二轮车。

  不过二轮车也有它的缺点,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载重量低。二轮车只有两个轮子作为支点,要套上牲畜才能保持稳定。这就意味着牲畜拉车时,不但要把车向前拉,还要负担一部分货物的重量,这样累得更快。而如果是四轮车,所有重量都由车架承担,牲畜只要向前拉就行了。所以四轮车的载重量比双轮车要多得多。

  之前,木工组制造的“自由轮”独轮车和双轮车在50-100公斤级别的运输上非常好用,为东海商社的运输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过随着事业的发展,大批量运输的需求逐渐显现,自由轮不太够用了,因此四轮马车的研发就提上了日程。

  农业组需要运输大量的农产品,对四轮马车的需求最急迫,所以木工组做出第一辆样车之后,他们也参与到了测试之中。

  于雄章和张国庆吃完饭,走出东海堡,在东边的空地上一边聊天一边等着。不一会儿,一头小毛驴拉着一辆四轮“马车”晃晃悠悠地从南边过来了。

  木工组的秦晋从驾驶座上跳下来,刚打了个招呼,张国庆就兴冲冲地跑到四轮车旁边,上上下下看了起来。

  “老于,老秦,你们这车,不就是两个双轮车拼起来的吗?”看了一会儿,张国庆从地上站了起来,拍掉手上的灰,对着他俩说。

  他刚才趴在车底,看出了点门道。

  这辆四轮车实际上是两辆双轮车拼在一起组成的,前后两对轮子,中间用一根粗大的木梁连接起来。木梁后端与后轮的车轴是固定在一起的,而前端有一个竖向的通孔,与前轮车轴上的一个立轴连接在一起,这样前轮就可以左右转动了。再在这根大梁上固定一个车斗,这整辆马车就成型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